大部分健身的人都会说管住嘴,健美运动员却要狂吃,那健身到底应该多吃还是少吃?
管住嘴,不是说不吃,而是指那些对健身不利的“垃圾食品”要少吃,甚至不吃,但是该补充的营养一点也不能少,如果每天没有上百克蛋白质的摄入,以及对应量的维生素,碳水化物摄入,是不可能练出健美运动员那样的肌肉的,但是如果你摄入蛋白质是通过吃汉堡,吃猪肉摄入的,那么你在摄入上百克蛋白质的时候,也会摄入大量的脂肪,这会影响你的体脂含量,影响你的肌肉分离度,让你的健身,事倍功半。
所以就是说“管住嘴”是指不该吃的不吃,但是对应自己的运动量,该吃的不能少吃,这才是的吃法。
我再举几个健美运动员吃饭的例子。
比如罗尼科尔曼,每天会摄入530克蛋白质,普通人每天正常的蛋白摄入量是每公斤体重1克蛋白,普通人也就是60-70克上下,健身的人会有每公斤2克,那已经很多了,科尔曼虽然有130公斤的体重,但是比较他的摄入量,也已经超过普通人太多。
这样大的蛋白质的摄入,是需要吃很多东西的,而且还要有对应的维生素和补剂,食量小是绝不可能的。
但是在他的菜单上是绝不可能见到猪肉的,饮品也就只有鲜榨果汁和水,以及自己蛋白质饮品,碳酸饮料是绝不可能的。你会看到他吃土豆,但是绝不会看到他吃薯片。
从以往认知来讲一般人觉得健身就是锻炼锻炼身体,练练肌肉,有肌肉形状,身材比较匀称就好。而对健美的认识会偏向于劲爆的肌肉块头,有丰满的胸肌,坚硬的腹肌,粗壮的大腿等等。
大部分健身的人一般都是因为工作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对身体造成了影响而开始健身,或者是因为压力过大为排解压力而开始健身,再或者是因为自己的喜爱而开始健身。都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让身体更健康和身材更好。所以,管住嘴迈开腿是健身人常用来自勉的话。
而健美运动员也许是因为爱好,也许是因为比赛,也许两者都结合一身,去实现自己在这个运动项目中的价值体现,为了达到规定级别的要求体重,在此级别上取得优异名次,就需要尽量的多吃,多练。
很多人把健身这个词语理解的太广了吧...
跑个步之后练练腹肌“健身打卡”
哪怕你不是往古典健美方向去训练,当然也没那么容易站到台上。健身的收获唯一体现就是肌肉量
【管住嘴】
是同样的道理。
这也是7分吃的重点。
首先,感谢邀请~~
●健身,是全民皆可参与(参与性范围广),强健体魄(形体上,看来也会有些许的差距)
塑造(雕塑)人体肌肉美的一种极致,追求打造、探索人体肌肉(机能)极限,
讲究身体与动作美展示等,综合表现与评判的一种属于极少数人的竞技项目。
其实说的是——追求健康的饮食习惯。
健康的饮食,就包括营养均衡摄入,而不要有所偏食,或者厌食、暴饮暴食;
要合理吃对身体有益的,不能只为满足口感与心里欲望,而吃太多不利于身体的垃圾食品。
这是因为大部分健身的人和健美运动员的目的不一样。
我们大部分人健身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体形和健康。有肌肉更好,肌肉少一点也没什么关系。在很多人眼里,能减轻体重达到健康目的已经是最高追求,所以当然需要管住嘴。
像彭于晏这样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身材已经是95%以上人的极限了。但他这样的身材在正规健身三年以上的健身爱好者来说,也就是普通而已。当然人家一来根本不需要更多的肌肉,更多肌肉的男演员在中国来说一般都是配角;二来颜值还高这点更是没法比。
哪怕就是甄子丹这样的身材,可能在[_a***_]视觉中已经是肌肉过多。
而健美运动员的健身目的在于极限肌肉,以增加肌肉为目的,就需要发生热量盈余。换个更能理解的说法,大家都知道健美运动员需要更多补充蛋白质以供肌肉生长需要,其实这样的说法还不够全面,如果进食的总热量不足,身体会就分解这些蛋白质以作为热量不足的补充。从增加肌肉角度,相当于这部分蛋白质其实是被白白浪费掉了,没用来增加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