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练一身肌肉,怎么练?
2.每次只***部分肌肉,一个训练周期为一周,把全身肌肉练到
***用第一种方法的人,最后的身体形态,是块头不大,但是块块清晰的肌肉类型。
***用第二种方法的人,能训练出来大块头。
原理就在于
你的全身运动,对每一块肌肉都会有***。
但是,程度都不会太深。
同时,你每天摄入的营养是有限的,不可能提供充分的营养,去修复全身锻炼过的肌群。
由于工作的原因,在健身房的有效健身时间我都一般会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其中无氧一小时,有氧半小时。
我的计划是一周五练,胸、肩、背、腿,一天一个部位,三头、二头、腹肌安排一天,每天的肌肉群通过4~5种动作进行***,一个动作4组,大重量***每组8~12个,组间休息控制在1分钟以内。
至于如何区分锻炼效果,我一般都是无氧结束,对应肌肉群会充满泵感,跟平常相比肯定会大一点,有点充血的感觉。
无氧结束是半小时的跑步,跑步完进行全身性的拉伸,可以防止肌肉僵硬并缓解乳酸堆积造成的第二天肌肉酸痛。俗话说“三分练七分吃”,我会在训练后半小时内及时补充蛋白质,保证肌肉吸收足够的营养。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如何锻炼肌肉比较好?肌肉锻炼是间隔时间锻炼还是集中时间锻炼好?”关于这个问题首先高告诉你的是“肌肉锻炼要间隔时间锻炼,不能连续长期集中训练一个部位”因为肌肉是需要休息恢复合成的,如果你长期每天都高强度练同一个肌群,不给肌肉休息恢复的时间,不仅不会达到增肌效果,而且还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危害,所以肌肉锻炼后必须要有足够的休息恢复时间,不能连续单独连续锻炼一个肌群,一般肌肉的恢复时间是24-72小时,也就是说同一肌群锻炼中间的间隔时间最好是在24小时以上,
如果肌肉没有休息24小时以上是不能锻炼的,因为在这个期间,原本被撕裂的肌肉纤维还没有恢复,如果你在肌肉纤维还没恢复还在撕裂状态下,继续训练撕裂,很容易造成肌肉撕裂严重,将肌肉组织严重破坏,大家可能听过横肌纹溶解症,其实横肌纹溶解症就是因为肌肉组织长期超过度撕裂没有得到恢复造成的(大家也不用害怕,一般人的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大家在训练后一定要给肌肉足够的休息恢复时间,如果肌肉没有完全的恢复,就继续训练,不仅还会加重肌肉纤维撕裂,而且你的肌肉也是没有力量的,因为肌肉的力量组成是肌肉纤维在完全正常的状态下才有力量,而撕裂后的肌肉纤维是没有力量的,这个时候你训练不仅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对肌肉增长不利,而且还会增加训练的安全风险,你想想当肌肉没有力量时那么你对器械的控制就会变的非常弱,如果你在训练时控制不住器械,导致器械脱手,那么肯定会被器械砸伤,所以同一肌群训练要等肌群纤维恢复以后再进行训练。
肌肉纤维的修护是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合成,所谓的增肌其实就是我们不断的利用训练将肌肉纤维撕裂,然后在经过蛋白质的修护合成,这个过程就是整个增肌的过程,所以增肌训练后需要保证的蛋白质的充足供应,蛋白质的供应及时可以加速肌肉修护合成的进行,也是加速增肌。在增肌期间营养问题必须要平衡好,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必须要保证供应。
现在你知道该怎么锻炼增肌了吗,增肌期间要训练与营养以及肌群的休息结合好,这样才能达到高效健康的增肌效果,一般一个肌群间隔36小时训练最好,这样肌群不仅得到全面的恢复,而且对于增肌以及其他部位的循环恢复也非常好,所以训练一定是间隔锻炼,不能集中一个阶段训练一个肌群。如何最有效訓練肌肉?
首先:肌肉是休息中長出來
簡單說,長肌肉是透過訓練,讓它不斷撕裂、自我修復的過程來成長的。因此想要長肌肉,我們首先要選擇正確的能達到肌肉撕裂效果的鍛鍊方式。
訓練方法:
1.大重量、低次數:
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複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_a***_];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多組數:我們需要每次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長位移:比如啞鈴鍛鍊中的劃船、臥推、推舉、彎舉,都要盡量把啞鈴放得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充分感受到肌肉的張力。
抗阻训练是完全依靠自身克服一定外界阻力的运动。阻力(或助力)可来自他人,自身、重力、专门器械、哑铃、杠铃、弹力带等,是增强肌肉力量的主要手段。
通过有规律的抗阻训练可使人的体型更健美,主要效果就是肌肉体积增大,重量增加,练就一身肌肉。
抗阻训练可以针对胸部肌肉、背部肌肉、肩部肌肉、手臂肌肉、腹部肌肉和下肢肌肉等部位***用各种器械练习。
为达到训练目的,必须使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即试着在每次训练中增加重量或延长时间。牢记训练***,不断进步(高强度、渐进超负荷、训练频率)
训练整个身体示范(每个动作大约2一3分钟),训练高强度需要短时动作。
1.腿推举
2.腿筋卷曲
3.腓肌运动
4.胸部伸展
90后女研究生蹦床馆玩“***”摔成完全性截瘫,怎么回事?
江苏徐州一90后医学女研究生在蹦床馆体验“***”项目时,落地瞬间头朝下,摔成完全性瘫痪,胸部以下失去知觉!
5月25日晚6时许,江苏徐州的一名90后女研究生琪琪和男朋友、表哥一起到当地新开的一家蹦床馆玩,在体验“***”项目时,琪琪头朝下猛地摔进海洋球池里,胸部以下随即失去知觉。琪琪的伤势很重,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为“完全性截瘫”。
因为琪琪毕业后在医院实习,没有医保,住院5天医疗费就花了十多万,蹦床馆老板只送来5000元。虽然水滴筹一天时间就筹到了近30万,但后期康复治疗费用还有很大缺口。琪琪表哥说,他们家人打算通过法律途径***。
“***”顾名思义,场地内有一个高大的气垫,站在高处的人往下跳,另一端躺在低处的人就会被弹入旁边的海洋球池中。
琪琪的表哥说,当时旁边的工作人员只是告诉我们怎么玩以及教了一些简单动作,并未告知这个项目存在的危险性,也未让我们***取任何防护措施。在反复确认是否安全后,工作人员回复称:“大家都是这样玩的,没事儿。”结果发生了文章开头悲剧的一幕。
但蹦床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负责人说,事发时,安全员已经指出琪琪动作不标准,提醒他们不能这么玩,但他们还是跳了。蹦床馆购买了保险,可以用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如果对方到******索赔的话,他们也会积极应对。
近年来,玩蹦床导致人员受伤事故屡屡发生。
2018年10月23日,武汉23岁小伙小齐从蹦床上以游泳姿势向海洋池跳下,第四节颈椎粉碎性骨折,第五节骨折。医生说小齐虽有意识,但后期恢复不容乐观,可能面临高位截瘫。
2018年4月18日,沈阳女孩小美(化名)为拍视频,从4米多高跳入海洋池,脚踝粉碎性骨折。
2018年7月8日,25岁的新疆游客李女士在成都一家蹦床馆玩,被教练拽住手,弟弟拽住脚扔到海洋池里,后来李女士确诊为脊椎压缩性骨折。
总结发现,发生在海洋池的摔伤事故,都是人砸到了池底,伤情有脚踝骨折、颈椎骨折和腰椎骨折。大家在玩耍时,一定别忘了保护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