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中老年人练的太极拳是哪一种?
目前最适合中老年人练的太极拳是:冯志强的陈氏混元二十四。因为中国正宗太极拳是是河南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其他楊式,吴式,孙氏,武式都是由他演变而来。陈氏又有老架一路八十一式和六十一式炮锤。但这两种都是小架拳,架下低,发力多,特别是其中的二起脚和跌叉,更不适合老年人习练。而混元二十四是陈氏太极拳北京传人冯志强根据陈氏太极和气功改编而成,去掉了二起脚,跌叉,增加了气功吐纳理念,动作慢,好学易练,一套拳快则八九分钟,慢则十多分钟,十分适合中老年人学习练习。
笔者以为传下来的各派都可以,只是别去练竞赛套路和各式简化的。首先要明白,你练习太极拳的目的是什么?要上擂台,学拳击或散打效果更快。要拿太极拳奖牌,竞赛套路和规则都要好好学。传统太极拳能传承几百年、上百年必然有他的道理。当代编出来的简化太极拳和竞赛太极拳的作用还有待历史验证。笔者也是中老年一员,练的就是传统太极拳,以健身为主,拳是练给自己的,不参加比赛,不要奖牌、证书。
最适合中老年练的太极拳应该是传统的,架子比较高的杨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和孙氏太极拳。郝少如先生传授的武氏太极拳拳架高,动作少,尤其适合中老年习练!
首先,竞赛类太极拳不适合中老年人练习,我们经常会听到中老年练习竞赛类太极拳受伤,甚至连坏膝盖的报道。竞赛类套路对动作和身体的柔韧性的要求比较高,中老年已经错过了学练黄金期,盲目练习只会造成身体的伤害。
其次,有发劲,架子非常低的陈氏太极拳不适合中老年练习。发劲的动作对身体素质的整体要求比较高,中老年的身体状态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练发劲的不仅没有健身效果,一不小心还会造成身体损伤。架子过低对身体柔韧性要求较高,硬拉筋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造成肌肉韧带拉伤。
中老年练习太极拳应用健康养生为主要目的,尽量选择拳架高,对身体素质不高的传统太极拳练习,但练习一段时间后,身体的整体素质提高,再去练习陈氏太极拳或竞赛太极拳。
式,因为动作比较舒缓,易学,老师也较其他拳种多。可以先学24式,打个基础,然后一定要学85式,这是杨露禅创编的正宗的杨式太极,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有利养生保健。
无论哪一种太极拳,中老年人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先弄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大部分这时候练拳,主要是想要锻炼身体,愉悦身心,那么就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不要做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大强度运动,比如过于求低、求慢等,一定循序渐进,逐渐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身体的变化,体会运动带来的乐趣。
当然自己注意是一方面,有明师(明白的老师)指导可以加快这个节奏,减少受伤的事情发生的概率。
(本来写了某些拳合适,某些不合适,最终更改一下,只要自己接触的,喜欢的,并且不过于去追求动作的大而美就可以)
中年大叔级的人应该怎么健身?
今年49岁,45岁开始跑马拉松,一年半之前和几个喜欢运动的朋友在镇上开了个小型健身房,这一年半身材有了很大变化,力量也大有进步,最重要的是我以前椎间盘严重突出,41岁还做过手术,医生曾告诫我以后再也不要跑马拉松,不要做大重量运动。而现在通过锻炼我的老腰一点问题没得,事实证明科学的运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的观点是科学锻炼,循序渐进,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