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业有前途吗?
健身行业有前途吗?
20年前,健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时健身行业就被誉为朝阳产业。
的确健身行业也经历过一段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的健身行业门槛很低,有的健身设备生产厂商都是在被欠款的情况下为健身俱乐部提供设备,再加上当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并不成熟,很多健身俱乐部在资金链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都是依靠预售就开起了健身房,有的甚至通过预售就收回了投资,当然健身行业也成了一些人追求暴利的手段。
20年过去了,按理说朝阳早应该变成了艳阳高照,花季少年也过了而立之年,健身行业也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日中天了。
然而事实上是健身行业在歧途上越越远,至今并没有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大多数健身俱乐部处在苦苦挣扎的经营状态,微利,持平,甚至亏损。即使一些盈利的健身俱乐部在投资也受益的比例上看也成了负资产。
一些健身俱乐部的投资者抱着老观念,老想法在资金链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预售来弥补。然而事与愿违导致了资金链的断裂,还没有开业,就关门大吉了。
由于场地租金上涨,员工工资上涨加大了运营成本,有的健身俱乐部入不敷出,亏损严重不得不关门停业。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十几年前如日中天,被誉为健身行业的航母、领头羊的“青鸟健身”,几年前宣布北京的店面关闭。现在你去查“青鸟健身”的经营状态也是显示:已告解散。
中体健身也是更名为中体健身生活馆,引进了SPA、保健、美容等项目。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分析报告》整理显示,2015年我国健身房市场约为7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健身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3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
收入增长推动健身需求扩大
收入提升是健身需求发展的首要前提。目前我国健身行业仍以年卡、季卡以及私教模式为主,健身会员每年的平均花费较高,其中一线城市健身年卡价格通常在3000元以上。健身消费需要有较高的收入作为支撑。数据显示,当人均GDP高于7000美元时,民众的动态精神需求会不断丰富;以美元计价,2017年中国全年人均GDP为8836美元,同时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4元。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升,更多居民有望迈过“收入门槛”从而有实力进行健身消费。
图表1: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消费升级,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将持续升温,体育人口不断扩张;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城乡居民更加重视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也在提高。2016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过4亿人。
图表2:近年来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健身行业当然有前途,特别是这几年以后!
为什么这么说?
1/健身房越来越多,说明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人都爱美了。
7年前,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大学旁边一家健身房都没有,每天的课余就是电脑游戏,哪知道健身,最多就打打篮球。
现在的人都爱美了,什么美容健身都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健身,也开始慢慢的欣赏有肌肉的男生。
国家提倡就不用多说了把,跟着国家走的路永远是对的。
然后明星健身的越来越多,彭于晏啊,余文乐啊,袁姗姗啊,孙俪啊等健身让更多的人关注健身并且开始健身,再说明显也会找健身教练啊。
3/健身行业洗牌,优秀教练稀缺
前几年大众的认知不高,不知道怎么区分教练好坏,于是很多很多的人在里面滥竽充数。可是这几年大量的健身房倒闭,说明一点。捞钱的时代结束了,人们开始注重健身房的服务,品质。加上自媒体对行业的曝光。真正热爱这一行的人会越来越好。以后的机会越来越多
我觉得健身行业是朝阳产业,未来希望无限,而且也是可以做到千亿价格的产业。怎么说呢,请听我细细分析:首先,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这40年的发展,百姓都富裕了,大家解决完温饱问题后都有更多闲钱去参与享受型消费,比如买好车,住好房子,去旅游,当然也包括养生健身。其次,接上面的话,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家对于健身这行消费行为越来越容易接受和认可,观念的转变是他们会去健身的第二个原因。再次,现在人生活和工作压力大,亚健康的人一抓一大把,大家对于健康和自身形象的重视也高于以往任何时代,这是现实的市场需求。总之,有钱,观念改变,对美对健康的不懈追求,是未来拉动健身行业发展的三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