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互怼辅导作业》视频大火,背后反应出哪些教育问题?
刚开始,我也偶尔会吼孩子,但是我们家孩子比较胆小,一吼就哭!
我跟孩爸爸配合,他一看到我气要上来了,就赶紧安排我做其他事情,他来辅导;当自己平静一两分钟就不会发火了!
平静以后也会跟孩子分析,为什么妈妈会生气,她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方法!
小朋友伶牙俐齿确实萌萌哒,但是,亲子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也能看出,妈妈没有掌握话语权,孩子在明知自己没有道理情况下还能犟嘴,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没有权威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孩子还小,并不能很好的分辨对错,若是父母对孩子缺乏话语权,孩子变熊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这个***刷屏了两天,说实话,我没有笑,也没有觉得孩子多可爱。我很为这个家长可惜,小姑娘思路严谨,逻辑严密,但对家长没有一点敬畏和礼貌,不是好现象。
其实通过这个***也可以反应出很多家长尽管对孩子学习非常焦虑,但在辅导作业的时候却往往方法没用对。我们知道小孩子的作业是需要家长辅导的,但却并不是要家长像根钉子一样钉在孩子身边。如果这样既容易给孩子带来压力,也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不自己思考。让孩子自己做,哪怕他做错了,在做完之后家长负责检查,帮孩子指出错误,孩子有的错误是因为粗心,你指出来他就能做对,有的是因为不懂,可以跟他讲解。如果家长有心可以跟他弄个错题集,把孩子不懂的错题收集起来,过段时间让孩子做做。
有的专家建议让孩子自己检查,我不主张,孩子太小,你让他检查,速度太慢,还有真不懂的他也检查不出来。家长检查,也能让孩子觉得你在关心他。孩子做作业的目的不是为把作业做对而做。而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同时发现短板,不会做其实很正常。没必要大吼大叫,吼叫只会让孩子更不会。
对待孩子的作业一定要有耐心,不用焦虑一天两天的错误,只要把习惯养好,孩子的进步是可以期待的。也不用跟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只要孩子每天在进步,足矣。
《母女互怼辅导作业》,我没有感觉可笑,只是感觉惶恐,以后这闺女估计是不太好管了吧
有一次,我跟着一个小型旅游团出去旅游,一起的有几对母子或母女,途中听到不少这样的对话,
随便列举几句孩子说妈妈的话
“你最能!你说的全对好不好!
“我啥都不好行了吧!”
“你再说再说,我就不吃了!”
“哎呀,你叨叨了一个小时了!”
“烦不烦,怪不得我爸爸不跟着出来!”
……
这些话,都是小孩子们随口就说出来的。
现在很多家长的一个通病,孩子小的时候,将孩子交给父母,想着趁孩子小,多赚钱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水平。其实,不然,我接触很多这种类型的家长,在孩子五六年级或者初中的时候开始自己着手去管理孩子的一切,发现根本管不了,以前赚的钱后初高中这六年几乎能全部花费在孩子的学习(日常补课),到头来发现并没有很好的效果。
- 孩子小的时候是习惯养成,定规矩的时候,那个1+1到了一定心理年龄后,她自然而然就会了。习惯养成了,规矩定好了,该惩罚惩罚,该奖励奖励!这样孩子才能满满懂事起来。
- 很多时候,给陌生的耐心,要远远多于给亲近人的,我本身是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有不会的题目,我讲5遍都可以,自己的孩子2遍就要烦了。衡量两者的标准不同,态度就不一样。
- 面对孩子更要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