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房会不会因为别人的汗流在器械而得传染病?
肯定是有可能,但是几率很小,我们分析下就知道了,传染病传播是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得以在某一人群中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首先必须是来健身的人已经有很强的感染性
第二,传播途径和介质,比如空气 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咳嗽或喷嚏时,呼吸道中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以飞沫的形式排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这种飞沫,即可被传染。如流感即经此途径传播,这种情况在不开放的空间比较难避免
另外接触性感染,比如汗液,就看是否有接触附着于其上的病原体经手或通过口鼻粘膜、皮肤传染易感者,如污染的公用毛巾、衣帽、玩具、文具等可分别传播沙眼、癣、疥疮、头虱和白喉等。由这种途径传播的传染病,一般发病呈散在性,很少导致流行。其发病特点与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物品交替使用的频率、消毒措施是否完备,以及个人卫生习惯有关。
一般来说锻炼完能够做好个人卫生,就可以大部分避免这种所谓的汗液传染的可能了
喜欢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健身是肯定要出汗的,健身房大家穿的少,汗流浃背,器械上留下汗液很正常,而健身房内温暖潮湿,确实是时候病菌繁殖的好地方,相关报道也确实发现健身器材上细菌残留比较多,但是是否会传染传染病就需要好好说说了。
很多网友说的对,去健身房的首先是身体比较健康的,不太可能处于疾病发病期,我们也不提倡带病锻炼(实际上,如果有伤病仍然坚持去健身房锻炼,是锻炼成瘾症的表现,是一种强迫症,现在有锻炼成瘾症的人越来越多),而传染性疾病一般在发病初期和严重阶段传染性强,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但是大部分传染病符合的。
首先要知道,通过汗液就能传播的传染病是非常罕见的,做为传染病医生,印象中也就埃博拉病毒是可以通过汗液传播的,如果其他能够再想到疾病,欢迎大家再补充。埃博拉***病是埃博拉***引起的,已知可以通过唾液、痰液、呕吐物、排泄物、汗水、泪水、乳汁、尿液和***传播。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WHO指出只有病情非常严重的,唾液才有传染性,而汗液传播也没有得到真实病例证实,当然到现在还没有人愿意去尝试证实一下。
除此之外,传染病根据传播途径可以分为血液和性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指的是接触带有病原体的水或者土壤等感染,例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钩虫病,伤口接触污染的土壤等感染破伤风等。水痘、带状***、手足口病、******、梅毒、***等患者的***或者皮疹破损出渗出的液体可以有传染性,但是也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者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感染,这些都不会通过汗液传播,但是如果皮肤这些问题导致的渗出液混在汗液中,病原体的存活时间会延长,具有传染性的时间会延长。本来渗出液的液体量不会很大,在体外会很快干燥,一旦液体干燥,其中的病原体自己是无法移动的,不能通过体液交换进入人体,对人体也就没有危险。但是在健身房这个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如果混在汗液中,保持传染活力的时间会大大延长的。
首先健身房应该建议身体不适的人群避免锻炼,哪怕是流感,也可以呼吸道传播,而健身房人员密集,确实有可能导致呼吸道传播疾病,恐怕比汗液传播更值得注意。其次就是明显有皮肤***、皮疹、破溃的应该避免污染健身器械。
对于那些平时爱出汗的人,健身时候也应该主动保持健身器械的干净整洁,如果自己汗液污染了器械,自己帮助清理是最好的,健身房工作人员也最好是经常擦拭,保持器械干燥卫生。
周末或下班后到健身房中挥汗锻炼,已成为很多都市人群的习惯。多数人选择健身房仅关注健身房的器材是否齐全,价格是否实惠,而没有注意到健身房的通风环境和不为人常见的角落卫生。因环境密闭造成的空气混浊、因重复使用导致健身器材上的细菌寄生,因器具混用造成的交叉感染,或许在人们挥汗如雨时,会影响健身效果,甚至悄悄威胁着身体健康。
健身房密闭令人窒息
上周六下午5点多,记者走进历下区一家健身中心看到,一处健身室内20多位女性正伴随音乐跳着健身操。室内没有开空调,只有墙壁上悬挂着的风扇在转动降温,室内四周也没有通风设施。
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健身房发现,健身房内通风条件差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健身房由写字楼的地下室或密闭的商场改装使用,这些地方没有窗户,通风难以保障。一般来说,因健身房人员密度比较大,活动人员的呼吸量也大,很容易造成内部空气污染。同时,因健身房中***出汗,加上内外空气不流通,造成室内新鲜空气不足,充满汗臭味,人在里面待的时间稍长后,会感觉气闷、头疼。
据了解,很多健身场所,为保障健身效果,大多***取不通风设置。如羽毛球等场馆为防止空气流动造成球迹不稳,对场馆***取封闭处理。健身运动大多为有氧运动,需更多氧气进行代谢。参加运动的人员越多,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如果室内空气不佳、供氧不充分,健身者不但不能达到所要的健身效果,还容易出现困乏、无力等症状。 健身器材成细菌滋生地 健身器材的重复使用,容易造成病菌传染,也让其成为健身房中卫生隐患的集中地。据了解,大多数健身房在卫生清扫中,很少能做到对健身器材进行彻底消毒。时间长了,健身器材表面及缝隙中逐渐变为病菌滋生地,同时,健身房中潮湿的环境也对病菌生存提供了条件。
上个周末下午3点,记者在位于市中区纬二路上的一家健身房内看到,几排健身机器全部启动,近30位市民正在挥汗如雨。同一台跑步机上,这位刚刚下来,另外一个立马站上去。记者看到,1个小时之中,一台综合训练机上连续上上下下达15人次,而一台腹部健身机重复使用达20人次。每个人在器材上都练习得汗流浃背,座椅及垫子上全都是汗水,摸上去黏糊糊一大片。
当记者询问是否感觉所在健身房存有卫生隐患时,正在健身的市民王萍表示,来健身房训练的人群平时都是喜欢运动、经常锻炼的人,不太会出现传染病携带人群进入的现象。管理方对健身房及器械的卫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建议在每天健身完成后,彻底地消毒清扫,防止细菌滋生。 器材混用容易交叉感染
如今,城市健身房成为人流密集区,晚上或周末,每个健身房中都是人满为患。人群的增多,易引发因器械、浴巾、毛巾、座椅等混用造成交叉感染。
在健身房训练过程中,一般人穿得很少,***在外面的皮肤直接接触器械,容易沾染细菌。因手的接触区域比较广泛,也是将细菌带入口中、眼中的[_a***_]原因。因此,在锻炼过程中不要用手接触自己的嘴巴和眼睛。擦汗时不要用手,最好携带干净毛巾,切忌同他人混用毛巾,造成相互感染。自己的毛巾要经常换洗。在健身房中休息时,不要让皮肤直接接触座位,最好在座位上垫上干净的毛巾或穿着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