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固定器械能做大重量,卧推小重量却很吃力?
你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卧推是用胸大肌发力,如果你手臂酸痛,或者很快无力,就说明你卧推时候,手臂很用力的握住杠铃或者哑铃,依靠手臂力量往上推,而不是通过胸肌发力推动重量,卧推关键是拮抗肌群保持稳定,肩胛骨下压,通过胸大肌发力推起重量,手臂与身体夹角要小于90度,这样可以减少肩前束发力,对肩膀压力变小,这样可以感受到胸肌的收缩,下来的时候不要太快,到动作一定要做全,杠子不用碰撞胸部,处于那种快碰到但不会碰到的距离,然后想象用胸肌带动手肘推起重量,手臂不要完全伸直,不然伤关节
常规训练胸肌,首选动作肯定是卧推,通常就是哑铃卧推和杠铃卧推。
除了卧推之外,健身房还有一些固定器械可以练到胸肌,你会发觉固定器械非常轻松。
那么为什么固定器械能做大重量,而卧推却很费力呢?
传统卧推,主要通过仰卧形式,通过双手握住杠铃或者哑铃,完成下放杠铃,再向上推起杠铃的过程。
原始卧推动作是将卧推凳放平操作,因此我们称它为“平板卧推”。主要针对的是中胸部位。
如果想***上胸和下胸两个部位,就需要调整卧推凳的倾斜角度,分别训练上斜卧推和下斜卧推就可以练到位。
这样三种不同形式的卧推就产生了:平板卧推、上斜卧推和下斜卧推。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卧推,主要发力部位是胸肌,而肱三头肌和肩部前束***参与发力,这样才能完成哑铃或杠铃的下放、上推过程。
训练胸肌的固定器械有三种。
这个结果是个必然,肯定如此。
以胸肌训练为例,史密斯卧推与自由卧推相比,进行自由卧推时,需要胸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等主动或协同发力,同时核心肌***力维持身体稳定;而在进行史密斯卧推时对于维持平衡的要求会降低很多,能够更加专注于推起杠铃,因而通常史密斯卧推的重量较自由卧推的重量更大。
这个问题实际是涉及自由动作与固定动作的问题,自由动作偏复合,固定动作偏孤立,很多健身教练建议初学者从固定动作出发,原因是固定动作的难度更低,针对性更强,更加安全,事实的确如此,固定动作非常适合“打基础”,基础完成后很自然要转到自由动作上,自由动作调动的肌群数量更多,更加强调各肌群的配合。转变的过程需要注意,固定动作由于存在轨道动作要求与自由动作有很大区别,非常建议大家从头学习动作,举个例子,大家都明白史密斯深蹲与自由深蹲有很大区别,站姿有很大区别,当我史密斯深蹲的重量是80kg时自由深蹲只能是60kg,所以题主的问题并不奇怪。
不注意自由动作和固定动作细节上的差别很容易造成伤病,其实我建议初学者直接由自有动作开始训练,为了动作规范性、避免伤病可以由小重量开始训练,固定动作可以作为自由动作的补充。
其实你距离完美身材就差两步:
- 伸出点击关注的手
- 迈出开始健身的腿
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瘦鱼,我们下个问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