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腰部损伤后如何锻炼方法
1、单纯的腰部软组织肌肉损伤,可以早期的功能锻炼。首先是卧床休息3-5天,局部疼痛明显缓解以后可以进行锻炼。常见的方法有仰卧位背伸锻炼腰部,比如五点支撑法,主要是取仰卧位,双侧肘关节、膝关节屈曲,以头、双足、双肘五点作为支撑,用力的将腰部抬离床面,反复的练习有助于加强腰背肌的训练。
2、在疼痛期过后最主要是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强大的腰背肌就如同腰部的护具和夹板一样能够稳定腰部的和脊柱的稳定性,大大的有利于缓解腰部的慢性疼痛,或者降低腰痛的发作频率。
3、扭伤腰怎么办仰卧保健法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支撑于床上,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离开床面,维持感到疲劳时,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按此法反复进行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
4、仰卧保健法 腰疼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支撑于床上,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离开床面,维持感到疲劳时,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按此法反复进行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
肱骨骨折功能锻炼有哪些
肱骨骨折康复锻炼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早期锻炼的重点在于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对于上肢,可以进行握拳、悬臂与提肩等动作,通过使整个上肢肌肉收缩后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对于下肢,可使踝关节进行背屈,同时让股四头肌收缩,让整下肢用力后再放松,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小孩左肱骨骨折后锻炼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主动进行活动,这种活动包括肘关节的屈伸以及前臂的旋转,内旋以及外旋,还有肩关节各个方向的锻炼。如果自己有的时候比较小不能锻炼,这个时候要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在父母的帮助下进行肘关节的屈伸,前臂的内旋、外旋以及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
具体的锻炼方法是病人取站立位,然后嘱咐病人收缩前臂肌群和肱二头肌,最大限度的屈曲肘关节,可以防止肘关节强直。病人取站立位,以肩关节为轴,然后做钟摆运动。还可以以肩关节为轴,然后进行上肢外展,进行弧圈运动,可以有效的防止肩关节强直。
肱骨骨折稳定性还可以,内固定强度也好,建议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刚开始是进行等张锻炼,即肌肉进行收缩和放松,收缩和放松的交替运动,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改善骨骺端的血供,促进骨折愈合。进行关节松动锻炼。因为肱骨骨折靠近肱骨远端、靠近肘关节非常硬,容易引起主关节的僵硬。
肱骨大结节骨折的锻炼分以下三期:第骨折以后1-2周,主要进行患侧手的抓、捏、拿、握活动,也可以用核桃或者玉石球进行滚动活动。第受伤以后3-7周,主要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以及肘关节的屈伸活动。
在胳膊放在外展架上的制动期间,可以拿捏三角肌等,锻炼其肌肉力量;四周后,骨折初步愈合,肿胀消退,可行肩关节运动锻炼。如趴在床上,胳膊放在床边自然垂下,做前、后、内、外的旋转,范围由小到大;此外,还可行爬墙法等。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功能锻炼
③ 飞燕点水法:病人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起,两上肢后伸,仅使腹部着床,身体呈弓型,如飞燕点水姿势。适用于3~4周开始练习。单纯性压缩性骨折:① 椎体压缩不到1/5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复位及固定者,仰卧硬板床,骨折部位垫簿软枕,使脊柱过伸,同时嘱伤员3天后开始做腰背肌锻炼。
出院后,患者应当持续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康复。然而,锻炼时需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以防再次受伤。同时,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对加速恢复大有裨益。下地活动的时间尤为[_a***_],患者需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进行站立、迈步。通常,在接受治疗6至7周后,患者可视恢复情况开始下地站立、迈步。
腰椎压缩性骨折主要的功能练习方式,包括腰背部和臀骶部的肌肉功能练习,以及双下肢肌肉和关节的功能练习。腰椎压缩性骨折在卧床的情况下,要求早期行双下肢的肌肉功能练习,防止双下肢肌肉萎缩和深静脉的血栓形成。另外,在腰椎骨折的中期可以***取腰背肌的功能练习,防止腰背部疼痛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的形成。
如果腰椎的压缩性骨折比较轻,可以***取保守治疗或长期卧床。由于躺在床上,肌肉可能会出现废用性萎缩,还会加速腰背肌肌肉萎缩甚至是双下肢肌肉萎缩。所以骨折之后患者需要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主要是锻炼腰背肌力量、下肢力量,腰背肌力量对患者脊柱稳定非常重要。
腰1压缩性骨折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第单纯压缩骨折椎体压缩不到1/3者,可仰卧于木板床上,在骨折部垫厚枕,使脊柱过伸。同时嘱患者于1-2日后逐渐进行背伸锻炼,使脊柱过伸、压缩的椎体复位。早期活动可以防止骨质疏松,避免伤椎再出现楔形改变外,还可以免除慢性腰痛的后遗症。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主要是以绝对卧床休息为主,绝对卧床6-8周,6-8周之后可以佩戴胸腰支具进行下地功能锻炼。在卧床期间一定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肌肉萎缩,以及褥疮的发生。要注意四肢进行主被和动功能锻炼,勤翻身,鼓励咳痰,并且要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
腰椎骨折及椎间盘的锻炼方法
②4点支撑法:即拱桥支撑法(术后9-10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双手、双脚将身体全部撑起,呈拱桥状。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③5点支撑法:(术后5-7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双肘5点支撑,将臀部抬起,臀部尽量抬高。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腰椎病多数指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定、腰椎滑脱或者腰椎小骨折。腰椎锻炼主要锻炼腰椎前方和后方肌肉力量,脊柱后方的力量更加重要,做完腰椎术后2-3天时就可做相关锻炼。
复位期锻炼包括:垫枕1~2周后,鼓励患者练习主动挺腹,每日3次,每次5~10分钟。5点支撑法适用于伤后1周左右进行,仰卧,用头部、双肘、双足跟5点支撑起全身,背部腾空后伸。3点支撑法在伤后2~3周进行,仰卧,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双足支撑,拱腰臀及背腾空离床。
脚踝骨折后如何锻炼
当骨折愈合后,可以练习深蹲运动,以增加脚踝的活动度。深蹲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方式,可以帮助增强大腿肌肉,提高脚踝的稳定性。在进行深蹲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膝盖过度弯曲,以免对膝盖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应保持耐心,遵循医生和理疗师的建议,避免急于求成。
脚踝骨折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康复训练:第如果脚踝骨折位置良好,***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病人可以主动活动足趾。但踝关节活动则需要延缓,主要是由于外固定限制踝关节活动。
脚踝骨折后期,首先,可以做一些膝关节、脚趾的活动,同时要进行肌肉收缩训练,避免因长时间未动使关节处发生僵硬的现象。其次,在脚踝骨折的后期,可以适当的进行踝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两个月左右可以借助双拐,慢慢的下地行走,切记不要负重,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这样可以慢慢的恢复。
患者需要将患肢抬高,抬高以后有利于消肿。通过抬高可使静脉血回流,可以实现肿胀的消退,也是有利于功能的锻炼,踝关节骨折一般需要在进行5-2个月以上负重的功能锻炼。
反复进行。当关节活动度能够达到正常范围时,再积极进行主动功能锻炼,靠小腿前群肌肉和后群肌肉的力量,来达到踝关节全幅度的活动,这样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如果骨折后踝关节僵硬的情况无法通过积极的功能锻炼改善,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松解踝关节前后筋膜,来达到关节活动度恢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