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行楷每分钟多少字正常?
书写速度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新手与老手,临摹与创作,速度差别会比较大。依据我个人的体会,脱帖创作的话,行楷每分钟大约15—25字,行书大约20—35字,行草大约30—45字。
书写速度是书法技能与艺术构成中比较重要的因素,也是书写节奏的重要因变量。速写速度的快慢,与书法作品神态气韵的生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使艺术气息发生“质变”。因此,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因素,恰恰相反,理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速度以书写技能水平为基础。光图快是不行的,关键要保证质量,如果一提速就变形,还不如慢点写。因此,在提高书写速度之前,需要把书写技能的基础夯实在。
第二,速度以书写强度与量度为基础。书写速度的提高,实质是通过大量书写实践从而形成快速书写习惯,是熟能生巧的事,而不***主观刻意暗示自已去提高速度就能实现的事情。要笔走龙蛇,必须胸中先有丘壑。
第三,速度并非越快越好,关键是形成节奏。虽然快速书写对神态气韵影响很大,但也有个度,这个度以实现最佳的艺术表达效果为参考。行书之所以谓之行,在于线条富于流动变化,书写中实质上是一个有快有慢、又轻有重、有实有虚的过程,有的地方要用爆发的衬劲,有的则要四平八稳缓缓行之,能快起来也要能慢下来,能放得开也要收得住。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行书习作。
楷书、行书、行草书、章草、今草书法学习中,如何协调好节奏、速度、情感三者关系?
学会提出一个好问题非常重要。楷书、行书、行草书、章草、今草,直接说书法就可以了。事实上,不光是这几种书体要注意他们的节奏、速度、情感,篆书隶书书体同样是需要注意这些问题的。
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在书法的学习中协调好节奏、速度和情感的问题。
对于节奏、速度和情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这两者中,节奏和速度是属于书法中的技法问题,而情感属于个人的天赋问题。
实际上,节奏就是有快的地方也有慢的地方,快和慢都是相互掺合的,难以分开的,这才能叫节奏。
因此,在书法上,节奏就是在该快的地方要写快,在该慢的地方要写慢。
比如,一个笔画,它是有飞白的部分,说明这个笔画行笔比较快,我们甚至必须通过对于一个笔画形态的分析,来完成对于这个笔画书写状态的推断。
因此,对于书法书写节奏的把握,这基本上是一个技术问题。
至于速度,我认为这本来就是构成节奏的一个要素。所谓节奏,就是速度不同的书写姿态的组合。这个地方快点写,那个地方写慢点,这就构成了速度上的迟速。
谢谢玉乡大哥邀请!行草书的节奏我个人喜欢借鉴平素观看舞蹈、击剑、唱歌(戏曲)、器乐以及朗诵诗歌。在这些他山之石上攻玉!再说情为何物!情有小喜悦,有大悲痛,有哀怨,有泣有诉,或高歌,或低吟,知此总总,节奏、速度、情感得之矣!
谢谢邀请。我是东望长安。先说写字的节奏问题。凡是人的肢体运动都有个节奏问题,有节奏才能保持速度,才能长时间的持续。过去年代许多文件要用手写,文稿要靠手抄,写字是一种工作,要长期持续,不出或少出差错,人又不至于太累,所以写字必须得有节奏,就象我们跑步和干活一样,要能够拿匀。如果想在完成书写任务的同时,还有要把字写的好看,同样要有节奏。有节奏就流畅自然,写出来的字就能行云流水,龙飞凤舞。而自然流畅又是一切艺术的起吗要求。反过来说,你如果将有的字写的快,有的写的慢,有些笔画写的快,有个笔画却写的慢,这样就是无节奏,整篇字看着就不顺畅。人们谈书法常讲的行气,韵律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个。写字没有节奏,行气韵律便无从谈起。但是字的笔法是否好,结构是否漂亮却是另外一回事。通常人们说谁书法写的好,主要就体现笔法和结构上,合起来叫做法度,它是写好字的基础。凡是初学书法者,要先在法度上下功夫,把三千左右的常用字的结构和笔画写漂亮,将这个基础打得扎扎实实。这个阶段还不宜讲节奏,因为要把每个字写好,你得反复和字帖比对,笔画笔势你得揣摩,写字的过程自然会快慢不一。有许多初学书法的人,字写的歪歪扭扭,却将行气,韵律,章法等挂在嘴上,你单字都写不好,讲这些玩意就是舍本求末。过了法度关,再下功夫往熟练里写,熟能生巧,等到写字不用思考,信手拈来即能写的很好时,这时候自然也就有了节奏,同时流畅自然也就呼之欲出。再谈速度问题。古人拿毛笔办公,仔细看他们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和今天我们在展览上看到的字,是大不相同的。古人的字流畅自然,今人则比较做作。而今人把书法当做美术作品来完成,则处理得比较细腻。总之,速度和细腻是矛盾的。有了速度,失去了细节,有了细腻却无有自然生动。这个情况在古人与今人的楷书草书中都有表现。至于情感问题,本人认为,书法和绘画建筑有相通之处,有韵律和韵致,直接拿来表达感情,则特征不太明显。如岳飞写的还我河山,叫今人说来,应该写的剑拔弩张。可是仔细观去,并无金刚怒目的感觉,依然温惬秀美。总之,关于书法上的问题,我觉得还是从古人和古人的墨迹那里寻答案较好。不可求诸与今人书法,因为今人的笔墨造诣和古人相比,着实是不足挂齿的。
书法中的书写节奏,是长期的书写而形成的。同样的书体,字的大小一改变,节奏就会找不到。有的人擅长写大字,小字却写不好。而擅长写小字的人,大字也不能写好。这其中虽然存在有笔法的不同因素,书写的节奏改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原来四二拍的节奏,变成了四三拍,总是找不到那个点,磕磕绊绊在所难免。
楷书,行书,草书,乃至于篆隶章草,每一种书体都有各自的书写节奏。而每个人的书写节奏也不尽相当。有人***用两头慢中间快的节奏,而有人***用两头快中间慢的节奏,你平时怎么训练,就会自然形成自己的书写节奏。组合是多样的,不存在优劣之分,只要达到你所追求的效果,这个节奏就是好的。
节奏不同于速度。速度是单一的快或是慢,还是不快不慢。而节奏则是有速度上的变化。把音乐结合到书法中去理解,方折的笔画就好比切分音,圆转的笔画则如圆滑音,雍容华贵的字体犹如交响乐,清澈秀丽的书体则如室内乐,一泻千里的书体好比铜管乐,委婉柔媚的字体好比小夜曲。
如何与情感相结合?你平时的节奏是什么,就按着你的习惯就好,不要打乱原来的节奏。不要说此刻情绪澎湃,就来一点气势恢宏,排山倒海之作。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训练,那自不必说,完全可以。但如果没有,那就平伏一下情绪,还是按着自己擅长的节奏来。书法不只是表现激昂的情绪,恬静闲雅,也是情绪。别一拿起笔来,就心潮激荡。舒缓的情绪,更利于健康。
楷书,行书,行草书,章草,不管哪种字体,
都不要事先规定好诸如:节奏,速度,情感,
为什么?因为这三种元素都包含在字体本身。
你要做的就是平心静气,神凝笔端,你只要
按照如上字体规规矩矩运笔,不急不燥,把
笔画做到位,那你的节奏,速度,情感会自
然而然地释放出来。如果事先把注意力放在
了为自己设定好的节奏,速度,情感上,则是
本末倒置,反而约束了自己的发挥。最好的
作品一定是在最自然状态下作品,请永远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