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宝宝的手部锻炼?
13~18月龄
1)练习用勺吃饭。这个阶段宝宝喜欢参与每次吃饭的过程,让他们用勺子练习会使手指更加灵活,也提高了宝宝吃饭的兴趣。
2)练习拧瓶盖及盖瓶盖。给宝宝提供相应物品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训练手腕的灵活性和配对的认知。
19~24月龄
1)夹东西和撕纸。用小夹子夹不同大小东西;将纸撕成“面条”“油条”等形状以及非常细小的碎末等。培养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和手臂的平衡稳定能力。
2)学习洗手和穿鞋。练习洗手后擦干整个小手。穿不系鞋带的鞋子,增加宝宝自信和生活自理能力。
25~30月龄
1)让宝宝给洋娃娃穿、脱衣服,系扣子,解扣子,拉拉锁以及梳头、洗脸、擦脸等。
2)学用剪刀。给宝宝准备一把儿童专用的钝头剪刀或塑料剪刀。初学时妈妈可以替宝宝将纸剪开个小口,让他继续剪开。在使用过程中,妈妈要在旁边做好监护。学习使用剪刀,锻炼手的动作协调性。
31~36月龄
帮助
宝宝手部锻炼,可以进行如下。一,对2-3个月的宝宝,妈妈可以把手指放到宝宝的手里,让宝宝进行抓握。二,4-7个月的宝宝,可以拿一些色彩鲜艳的摇铃或布偶让宝宝来抓握和摇晃。三,对8-9个月的宝宝,可以让宝宝撕彩纸来玩。四,1岁以上的宝宝,用小型的敲击乐器让宝宝敲来提高宝宝的手指灵活度。五,2岁的宝宝,可以买一个圆头的塑料剪刀,教宝宝剪纸。
讲个案例吧,亮亮双手配合能力需加强,左上肢灵活性需提高,左上肢肌力弱,手的非抓握能力不足(如:悬浮、约束、推、压),拇指稍内收,前臂旋后能力弱。针对这些弱点,康复师设计了这一套有目的性的小游戏,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这些弱项,增强了亮亮的能力,也增加了亮亮的自信心。
这套训练中,给亮亮增加了增强负重训练、手非抓握能力训练、手抓握力量训练、前臂的旋转训练。为了完成这些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动作:
1、拿茶杯
这个动作本身锻炼了宝宝的手部抓握力量。
2、反复撕沙袋
让宝宝反复撕开沙袋锻炼了宝宝的上肢肌肉力量,在宝宝每次成功把沙袋撕开后,都会配合夸张的语调及言语的鼓励,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增加宝宝的成就感,让宝宝对上课更感兴趣。
3、泡茶
在训练的过程中我引导宝宝给爸爸泡茶,这一环节训练的是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能力,“泡的什么茶啊?花茶!花茶有什么作用呢……”
4、对侧够取叉子
引导宝宝够取对侧物品,可提高宝宝肩内收的能力及手对侧抓握能力。
肌力训练的适应症有哪些方面?
肌力训练适应症主要是针对肌肉萎缩导致肌肉功能障碍的,有几种情况,像适用性肌肉萎缩,导致肌肉功能障碍的。机源性肌肉萎缩,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还有关节性肌无力,导致肌肉减弱,肌肉功能障碍的。正常人和运动员也可以做肌力训练,只是性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