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最好的养生运动是走路,那么怎样散步最健康呢?
实验证明,以每小时3000米的速度步行,每分钟要行走90 -120步,机体代谢率可提高48%,但这要因人而异。这样行走对于改善代谢十分有益处。行走时间应在饭后,每次行走30分钟,或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延长。散步又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和心理调节剂。精神压力过大,会使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肌肉紧张、血糖升高。每天坚持散步,可使病情变得稳定,消除精神压力。行走是一种负重锻炼,它可以减缓骨质损失,甚至能促进其增长,是防止骨质疏松的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散步有助于饮食物质的吸收,并可通过促进胃肠运动而使排便正常。散步的场地一般以平地为宜,尽可能选择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场所,如公园、操场、庭院等。散步时最好穿运动鞋或旅游鞋,衣服要宽松。行走的速度、时间、距离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不要机械仿效,原则是要达到运动锻炼自疗的目的,即运动10分钟后的心率应在(220一年龄)×60%到70%之间,以不气喘、无胸闷为度。
想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实用干货
请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白天有时间的话,可以选择晨跑,空气是最好的时候,但是晨跑的速度不要过快,可以选择慢跑。如果白天没有时间的话,也可以选择晚上,在吃完饭大约过一小时之后,可选择快走的模式,这样也不会增加胃的负担。
糖尿病人、代谢障碍的肥胖病人,都可以通过走路轻松改善自己的健康。
我理解的走路,不是散步,不是说我们的手环、手机app显示的步行数达到10000步就有效果的。
要讲究走路的质量,要讲有效的步行数,即:有效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5%左右或者更高,连续保持至少10分钟以上(最好更长时间)的走路。
走路方式应该包括快走、慢跑,也包括中跑。不要拘泥形式,也不在乎场地,在室外、室内都行,只要达到有效的l心率要求,有效果就行。做到这一点,自然也就会出汗排毒了。
注:最大心率=220-年龄。
通常来说,走路(散步、健步走)是适合所有人的最健康、最简便的运动方式。想要达到运动及养生的效果,需要每天坚持30分钟,每次10000步。“走路运动”的时间最好在下午5~6点。
生命在于运动。但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比如:
这个年龄阶段的男女,多数都处于生活和事业的关键期,各种压力加在身上,很容易就引发慢***。爬山和慢跑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能改善心肺耐力,促进新陈代谢,还有助释放压力。
人到了60岁之后,身体的各机能处于衰退时期,肌肉退化的速度更是加快,容易出现走路跌倒的情况。
有什么科学依据可以证明体育运动和健身可以延年益寿?
体育运动和健身的人,首先消耗卡路里、减少脂肪含量,心肺功能变得强大,这样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概率也就降低了,人可以延年益寿;其次体育运动和健身的人,动作的协调能力变强了,遇危机时刻,能化腐朽为神奇,被磕、碰、摔的几率也降低了,这是延年益寿的;再其次体育运动和健身的人性格开朗、状态向上、积极乐观、可以延年益寿。[_a***_]要想延年益寿必须体育运动和健身!
体育运动可以延年益寿那是肯定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生命在于运动,那肯定是有道理的。比如说,现在冬天不怎么运动的人往往手脚冰凉而且还容易冻伤,而喜欢运动的人这种问题就不存在了。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全身血液的流通,尤其是远心端也会感到暖和。半个小时的运动就可以使全身热起来。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而免疫力确是人体抵抗疾病最重要的系统,没有免疫力的人体也就没有健康。
运动可以使我们的精力更加旺盛。对于不怎么运动的人,尤其是体虚的人,运动可以改善他们的身体状态,使他们精力充沛,力量充足。
对于儿童来说,运动可以改善儿童的骨骼系统,使他们的骨骼更健壮,韧带组织更厚实,肌肉更壮实。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身体成长,素质更好。
对于青年来说,运动可以使他们的精力旺盛,各个关节更灵活,减少损伤的发生,延缓身体的衰老速度。
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可以促使他们抵抗更多的疾病,行动更方便,延长寿命。
体育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不但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够使人延年益寿。
说到延年益寿,我们就从运动和大脑发育的角度说下。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成年人的大脑神经元是不会再生的,小白鼠的实验科学实验证明成年鼠的海马体神经元是可以再生的。
有氧运动可以促使人的大脑发生有益的变化,促进新的神经元生成,并且增加已有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有一种理论认为,运动之所以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是因为运动能够促进一种名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质分泌。
这种蛋白质分泌可以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帮助神经元存活。目前的研究显示,在运动中增加认知训练更能够增强这种效应。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相对于单纯的运动,伴有认知挑战的运动可以更好地维护大脑的功能。
在德国德累斯顿再生医疗中心,格尔德·肯伯曼(Gerd Kempermann)和同事就通过比较海马体新生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状况证实了这一点。
他们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小鼠只是运动,另一组则在运动后还会进入一个对认知能力有很多挑战的环境。
他们随后发现,虽然运动本身对海马体的神经元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体力活动配合认知***的效果更好,促进了更多神经元的生成。这说明,在运动过程中或结束后使用大脑,更有利于神经元的存活。
2017年在《神经科学趋势》(Trends in Neuroscience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论述了以演化神经生物学视角看待运动和大脑的理论,这种联系对今天的人类有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我们不需要为了寻找食物和生存进行大量的有氧活动。